案例&视频

多举措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新视点)

作者:欧宝体育棋牌 发布时间:2024-03-13 23:04:48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不少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但与此同时,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加,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合理处置城市建筑垃圾、发展循环经济?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被列入“十四五”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动。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介绍:“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和建筑施工垃圾是建筑垃圾的大多数来自,而处置方式则以填埋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为主。其中,工程渣土仍以消纳和填埋处置为主。”他和记者说,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明显地增强,202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50%,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要达到60%。

  尽管资源回收利用率不断的提高,但迅速增加的建筑垃圾仍给城市的垃圾消纳和处置能力带来不小的考验。采访中,笔者发现当前城市建筑垃圾处置仍面临一些难点——

  以北方某城市为例,当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产能规模为每年100万吨(不含焚烧残渣),但今年以来仅处置6万吨,建筑垃圾原料接收量不足1万吨。在项目总经理谭成海看来,建筑垃圾处理的难点在于垃圾的有效回收,“许多城市建筑垃圾被随意掩埋或丢弃,并不进行合理合规的处理。”专家这样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到处乱丢建筑垃圾的成本过低,亟待在执法层面加强监管惩戒。

  “回收行业主要是通过生产再生产品营利,但目前施工行业对再生产品的使用较为谨慎。大量施工项目在设计阶段不允许使用再生产品,导致再生产品用途有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谭成海说。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既要多方联动,也须久久为功。“建筑垃圾随意填埋会破坏土壤与地下水,影响生态环境。”蒋建国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强协同管理,遏制随意倾倒、丢弃和填埋等行为。谭成海建议,在明确建筑垃圾生产企业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应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和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公司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对这些问题,《规划》已作出一些部署: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堆放、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骨干企业,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与集成。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关键一招,也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蒋建国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能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他看来,《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方向和路径,下一步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进一步减少由于原材料开采、初加工、产品废料处理等造成的能源消耗和二次排放。

  12日,中国海油公布消息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人工智能可落地场景非常多,从挖掘客户痛点需求,到提供完整端到端的技术、产品、平台方案,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未来,我们将持续努力,让人工智能助力美好生活。

  未来,我们计划在天津建立一个气象中心,用我们自己的数据,为全世界用户更好的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生态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结合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学技术研发应用”“制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无论是颠覆性技术自身的创新突破,还是利用颠覆性研发技术新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

  闫建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围绕紫杉醇生物合成及相关工作,他带领团队钻研了近10年。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单分子自由基中量子自旋转换的调控》为题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如何充分的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进行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AI、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已成为数字化的经济领域的新兴起的产业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仍不完备。建议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全完备的AI治理政策体系。

  履职7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代表年年都会提出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议案,同时不断延伸履职触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Copyright ©-电话:13673622317 0371-64940858 李经理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25697号